福建舰刚刚干了一件大事:歼-15T、隐形歼-35、预警机KJ-600三款固定翼飞机全部完成电磁弹射起飞测试新玺配资,连拦阻着陆都一气呵成。
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说,福建舰已经不再是"船壳子",而是真正具备了实战起降能力,离正式服役就差临门一脚了。
这艘8万吨的"大家伙"凭什么刷屏?首先,它用电磁弹射(EMALS)直接甩开了前两艘航母的滑跃甲板模式——就像自行车换成了超跑,不仅能让重型战机满载弹药起飞,连预警机这种"空中指挥部"也能轻松上舰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成了全球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新玺配资,仅次于美国福特级。要知道,电磁弹射比传统蒸汽弹射更省能源、更能适配无人机,甚至已经装到了076两栖攻击舰上,未来"无人机航母"的雏形已经浮现。
有人可能觉得电磁弹射只是技术细节,但现代海战的规则恰恰藏在这些细节里。举个例子:滑跃甲板航母一分钟最多起飞一两架战机,而电磁弹射能连续弹射不同机型,甚至同步调度战机和预警机。这种效率差距在实战中就是生死之别。
更不用提歼-35这类隐形舰载机首次登舰,直接对标美国F-35,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舰载隐身战机的国家——过去我们追着别人跑,现在至少在某些领域已经并排赛跑了。
福建舰的突破还暴露了一个趋势:中国军工正在把"技术模块化"玩出花。电磁弹射能移植到076两栖舰新玺配资,未来也可能用于核动力航母;无人机与弹射器的结合,甚至可能颠覆传统有人舰载机的作战模式。这种"一技术多平台"的思路,远比单纯堆砌航母数量更有威胁性。
盛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